→以往各期

Literature Information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72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4月编印

          

本期要目:

 

★高科学发展创品牌

★信息公开:让高校透明运行

★清华每年将派千名学生赴海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农业科技纪实

★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策略

★准确把握示范性院校建设对教师的要求

★磨砺学生,让高职学生成长为学院的金色名片

★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访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

 

 

文本框: 报 刊 网 络 信 息

京郊动态

科技瓜农视频里跟瓜王学种瓜

北京日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于铁

   


大兴区庞各庄镇北礼渠村的陈红菊,虽然刚种了五六年的瓜,可最近种瓜的技术长得挺快。“打开电脑,通过视频,跟着瓜王学种瓜!”老宋瓜王等种瓜高手在大棚里开通精准农业视频监控系统,农民在自家棚里就能跟着专家能手学技术。

每天一大早,陈红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咱也和小年轻一样,离不开电脑啦。”启动农业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输入密码,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了大兴老宋瓜王的西瓜大棚。画面里,生产技术经理孙凯正在棚里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大兴区新近启用的精准农业视频监控系统,在大棚里安装摄像头,老宋瓜王合作社的农户都可以免费得到密码,登录电脑就能看到种植能手在棚里的操作。

“今天温度高,湿度大,建议加大通风量。”电脑里传来孙凯的声音。只见他去扩大放风口的同时还不忘告诉陈红菊诀窍,“目前西瓜定植期不长,如果温度高、湿度大,西瓜就徒长,特别影响品质。”

陈红菊一一记下,“那今天的大棚温湿度定在多少比较合适?”不明白,陈红菊还通过电脑的麦克风提问。那一端的大棚里,装有摄像头,麦克风,扩音器等设备,让农户看得到,听得到,问得到。

“温度25摄氏度,湿度50%比较合适。”孙凯根据今天的室外气温,以及西瓜长势,对农民具体指导。陈红菊没有了疑问,对今天的大棚操作全部看明白后,跑到自家的棚里“照葫芦画瓢”,“每天跟着瓜王学种瓜,一看就会,不懂就问,真方便。”

通好风,陈红菊看到一株瓜秧上的叶子有了黑点,显得不太正常。于是摘下病叶,跑到视频头前请教。“这叶子有黑点是什么毛病?”孙凯仔细诊断,开出药方,“这是西瓜炭疽病,由于通风透光不好造成的,您等着,药马上送过去。”

农药配送服务站价格便宜而且依病开方,专人送到农民家门口。视频系统不但学种植技术,还能不出门就给作物看病,农民省了大事。

孙凯给农户解决完问题,又与中国农科院的西瓜专家连线。由于承载了西瓜树体栽培等科研项目,需要经常与专家交流,对于未来种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防治,并请专家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西瓜树长得不错,您给看看有没有问题。”视频头推近,那一端的专家王家明能看清每一株的具体长势,和到现场一样。

现在,老宋瓜王的合作社里,五六十户农民用上该套系统。农民坐在家里不出门就能学技术,解决问题,跟着瓜王同步学种植,还能得到专家的指导。大棚里的视频摄像头,比西瓜还让农民喜欢。

      (2009年4月14日《北京日报》)


 

 

 

北京市开辟农科成果快速落地通道

京郊日报记者   马楠

 


410日北京市召开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启动会上,来自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总农艺师李季等33名农业专家,被聘为北京市首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今后,岗位专家将和团队一起,致力于强化中、下游技术成果的“落地效应”,开辟一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扩散的快速通道,把更多的先进技术成果“落户”到农业生产一线。

针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的科技与生产脱节、成果难以应用推广等问题,农业部和财政部此前联合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对这一体系建设进行延伸,北京市结合优势主导产业,首先启动果类蔬菜、生猪、观赏鱼3个产品的创新团队建设。之所以首选这3种产品,是因为果类蔬菜、生猪、观赏鱼分别是北京市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代表品种,是京郊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具有稳定市场开发前景的优势主导产业。

据介绍,创新团队分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3个层级。每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一名首席专家岗位,主要负责对关键技术需求和各环节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和攻关;综合试验站承担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达的试验、示范、推广与调研任务,围绕技术“中转”环节进行“本土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主要开展参与式农民需求调研,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参与式培训,发现并培养农村乡土专家和科技示范户,整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周边村镇技术进步。

今年,北京市将投入专项资金3325万元用于创新团队建设,除聘用33名岗位专家外,还聘用综合试验站站长14名、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119名,他们均是郊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据悉,未来几年,北京市将相继选择10个有优势、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分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2009年4月11日《京郊日报》


 

房山布局四大经济支点

京郊日报房山记者站记者隗合军   通讯员郝金英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房山区坚定信心,逆势而上,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毅然作出决定: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确保GDP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8%。房山区委书记刘伟说,实现“保增长”目标,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能否完成“保增长”任务,是对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当前的严峻形势,对房山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为完成“保增长”这一中心任务,房山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和工作模式,打造四大经济支撑体系,助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现代工业拉增长

今年,房山区将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在建设友好产业新区上实现新提升。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选资为突破口,加快由培育个体企业成长向培育大型产业园区转变,增强优势产业集聚力。以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房山工业园区南区扩规相关工作。房山区正在深化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开发区的合作。房山区政府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合作发展5年框架协议已正式签约。今年房山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良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取得新进展。按照选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的原则,今年房山将着力打造窦店国际化高端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琉璃河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长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长阳高新技术孵化基地。

积极发展现代工业。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重,优化产业结构。以《房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房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以一机床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中粮重组中旺为代表的都市工业、以恒通创新木塑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业、以赛诺园为代表的新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新招商方式,加强宣传推介,着力引进重大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高端商贸推增长

素有首都西南门户之称的房山新城良乡,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如今,这里以北京西南良乡物流基地和北京石油交易所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业,将成为房山区经济的新亮点。

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北京西南良乡物流基地,是北京市的四大物流基地之一。将建成高端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城,首都西南综合大枢纽。该基地划分了核心功能、附加功能和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将基地的各项功能组织在仓储物流区、商贸物流区、综合物流区和服务管理区四个建设功能区内。同时配置仓储加工区,采购中心、商贸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承担内陆口岸、货物集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与养护、高端商贸等八大功能。

据了解,这个基地的主导产业定位于国际品牌服装、国际名牌产品、国际直销网络和高档酒类等六大产业和物流总部经济。目前,该基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得批复,4397亩中心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土地前期开发全面展开,所有建设用地已进入土地储备,将分期分批具备交易条件,展销中心项目土地挂牌交易在即。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竣工并投入运营。按照科学的发展定位,首发货运枢纽已完成投资2.5亿元并投入运营,国际品牌服装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对接确定中。这个基地基本建成后,建筑面积可达210万平方米,货物周转量1000万吨。预计年交易额可达350——500亿元人民币,可实现税收10亿元以上,安置劳动力就业35万人。

北京石油交易所依托首都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石化集团总部、金融机构总部集聚优势建立,集政府服务与管理、商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是目前我国领先的大宗产品实体市场与网上交易平台相结合的交易场所。该交易所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总资产已达4.5亿元。经过3年筹备,交易所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协会指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包括现货交易平台、仓单交易平台、专业内参资讯、供应链融资等部分。目前,北京石油交易所软硬件建设全面完成,股权设置工作有序推进,已有180家石化企业正式入驻。这个交易所正式开业后,年可实现交易额300500亿元。

文化创意促增长

房山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15处,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花洞、十渡、国家森林公园上方山等诸多名胜,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08415日,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批准,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正式授牌。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空间最大、地域最广、涉及内容最多、前期发展薄弱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集聚区,也是目前北京市21个集聚区中唯一以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集聚区。

为此,在发展现代工业和高端商贸业的同时,房山区还将充分发挥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推进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

在集聚区建设上,房山将着力打造长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搭建信息服务和投融资两个平台;抓好中华石经博览园、中华石雕艺术园和周口店原始公社三个园区建设;建设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石经博物馆、金陵遗址博物馆四个博物馆;完善和提高周口店“古”文化、云居寺“经”文化、大石窝“石”文化、上方山“山”文化和长沟“水”文化五个支撑点;推出中国古人类展、2009·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创编“北京人”舞剧、策划上方山云水洞溶洞音乐会等六项活动。

此外,房山还将积极落实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加快云居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全力打造大石窝全国石雕艺术产业中心;继续完善上方山基础设施;全面建设长沟“北方水乡”等。

基础建设助增长

今年,房山区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宜居城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城建设、环境质量和服务标准,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新城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区将实施34项道路新改建工程。全区上下首先要全力做好轨道交通房山线重点区域征地拆迁、地上物拆改移等前期工作,确保今年41日开工建设,明年底试运营。同时要加快108国道复线、六石路和长周路建设步伐,年内竣工通车后将有效解决制约山区发展多年的交通瓶颈问题。此外,该区还将加快推进万亩滨水森林公园、刺猬河二期治理等项目;实施18个农村改水项目;新建变电站2座及大型集中供热项目,新增天然气用户7000户;高教园区完成西区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用房建设,拱辰街道一至五街改造完成四街启动区1.1万平方米,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年内竣工15万平方米。

在加快山村街坊路、公厕改造、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工程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山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整合南北两线旅游资源,促进一产向三产延伸,在农游结合上推出新项目和新产品,新发展农户休闲庭院2000个。积极引导人口和资本出山,开展平山结对,促进优势互补,新发展一批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项目。

在生态建设方面,房山区将大力实施生态林建设工程,完成荒山绿化造林3万亩、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8100亩、启动大石河山区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和拒马河水源保护工程、治理9条小流域等多项工程,巩固全区的生态资源优势。

2009年4月8日《京郊日报》


 

京郊大学生村官创业有秘诀

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新玲

 


“发展无土栽培,将草莓和鲜花一起销售,让顾客不仅吃到草莓还能看到草莓花的美;与物流公司对接,推行会员销售制,实行日供、月供、打折等会员制度,让顾客吃到的都是最新鲜的草莓……”

这些让人眼睛一亮的“草莓计划”来源于一份《发展生态友好型草莓项目》的创业计划书。计划书封面上几颗鲜艳欲滴的草莓,让人一看到就有详细了解的欲望。

创业计划书的作者是两名村官和两名农民,他们的项目在北京市昌平区首届创业计划大赛上脱颖而出。大赛面向全国,组委会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549个,涉及互联网、信息咨询、农林渔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参赛团队总人数超过2000人。创业团队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海归团队、夫妻团队、兄妹团队、校际组合、从外地专程参赛的团队,等等,像“草莓计划”这样的村官团队更是其中的亮点。

张宇,“草莓计划”的领头人,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选2006年北京市首批村官计划,目前担任昌平区兴寿镇下庄村支部书记助理。她的合作人邢广青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是2007级的村官,目前在兴寿镇木厂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

北京市昌平区是草莓特色种植区域。为了提高种植水平,200811月,昌平区推出了一个“西班牙项目”,组织十几个人的团队出国学习草莓种植技术。经过筛选,张宇入选成为其中一员,到西班牙艾诺斯种业有限公司学习种植、管理草莓和其他小型水果的先进技术。

“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观摩、参与了草莓的一个生产周期。”张宇觉得这一次学习收获巨大,不仅学习了实际种植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接触了先进的水果种植管理理念,“以往我们这里种草莓,虽然也是科学种植,但浇水、用药、除草等很多环节都是凭经验。我们从西班牙学到的种植技术更科学,管理更规范。”

从西班牙回来后,张宇专门写了一篇《浅谈如何推进中国草莓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论文,对国内国外的草莓产业进行了一番对比和研究,“事实上,北京郊县的农业生产都有严格的规定,无论是施肥用药、田间管理还是采后处理及销售,都有明确的规则要求,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但由于管理上的欠缺,部分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加上在销售过程中缺乏严密的检测审核,致使流入市场的部分水果达不到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标准”。

有了这些体会,张宇就和同去的邢广青一起商量如何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两个人的想法得到了下庄村两位当地农民的支持,他们也一同去过西班牙学习。就这样,4个人的创业团队成立了。

“我们要种的草莓是生态友好型的,注重环保,农药、化肥都会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来进行。我们的产品标准会比现在的高出一大块。”张宇说,除了生产环节在环保、管理上的突破,他们还会在销售环节进行创新。

买草帘、棚膜、地热管、买苗……现在,一个漂亮的草莓大棚已经建起来了。“昌平处于山前暖带区域,适合草莓种植,我们选用的品种品质好、口感好,甜度大,外形也漂亮。”今年张宇村官的工作已经到期,她正在找工作,不过,她正在联系的工作也是与农业有关系的。“我小时候是住在河北唐山的城镇,没有直接接触过农村和农民。经过这三年的村官工作,对农业已经非常有感情,我找的工作都是与农业有关的。”

“农村的天地真是挺广阔的,我们创业刚开始,无论我是找到工作,还是继续留在这里,都要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张宇已经想好了,通过参加创业大赛,争取获奖得到政府和团组织的支持,这样“草莓计划”就能顺利进行下去。

北京昌平睿信市场调查公司也是一个村官创业团队,创业成员解江勇、魏功科分别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并同时于20087月毕业后到昌平区长陵镇任村官工作。他们的创业目标是创立一个咨询机构,为客户提供有关农村市场的调查服务,给他们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他们在开掘农村市场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广大农民买到合适的、满意的产品。

主营民族手工业的五谷杂粮艺术品工艺公司也是由昌平区鲁颖、杜明杰两名村官牵头的创业项目。

类似于这些在昌平创业大赛中涌现出的村官创业,在北京其他郊县也渐成一种现象。25岁的李子啸,是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大邓各庄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作为北京市2006年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的一员,他不仅自己创业,还担任大邓犬业专业合作社经理,带领村民发展犬业,2008年大邓各庄村宠物犬销售额达400余万元,销售犬3500余只,户年均收入近4万元。

“这些村官是在和农村、农民零距离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他们了解农村,因此创业项目非常符合农村实际。他们在创业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农村创业大有可为,热情都非常高。”团昌平区委副书记李文博对记者说,村官们的创业热情难能可贵,他们的创业成功不仅可以为青年创业就业开辟新的思路,更会给当地农民以眼见为实的致富示范和带动效应。要给予村官创业以更多实实在在的关注和支持,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就会因为创业成功继续留在农村。

2009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

科学发展创品牌

孙宁华

    


随着高校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深度融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水平和参与政府决策咨询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苏州大学近年来明晰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国内高校的竞争力和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影响力。

树立精品意识

苏州大学人文社科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瞄准学科前沿,形成具有领航能力和标志意义的科研成果。在苏州大学,潜心科研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政策得到鼓励,近两年来精品科研成果迭出,显示度明显得到提升。苏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潘桂明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获2008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等级,就是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成果。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还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在推动区域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同步提升。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落户苏大近两年来,其科研成果《苏州基层党建30年》一书成为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成果,研究所“关于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还于近日获得了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重点课题《党管干部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研究》子课题的立项。与苏州市人事局联合合作共建的苏州人力资源研究所,紧紧围绕“努力使苏州成为一个人才首选城市、人才最佳创业城市”的目标,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苏州金融服务业人才发展对策研究》等10个重要课题已顺利完成。

队伍建设强实力

具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保持科研创新活力的源泉。苏州大学近年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推进高水平科研为目标,调整人才引进要求,从提供良好的事业环境和生活环境两方面入手,加大高水平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政策的有效引导和校方的诚意为人才储备打开了良好的局面: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晁福林教授、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刘电芝教授、迄今唯一江苏社会科学类“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金太军教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车玉玲教授等一大批影响力大、干劲足、后劲猛的高水平人才纷纷“孔雀东南飞,栖枝东吴园”,为苏州大学人文科研创新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苏大也十分注重对已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东吴学者”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计划,努力营造高水平学术人才成长环境,造就一批思想活跃、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以中青年为主,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研究骨干着力搭建“领军人物——研究骨干——青年博士”三位一体的学科梯队和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的研究团队,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将人文学科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推上更高平台。王家宏、胡玉鸿、王卫平、韩龙、周毅、池子华、赵增耀、陈忠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在各自科研领域中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中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

管理改革续动力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激发科研热情、提高管理效益的催化剂。苏大人文社科管理部门深刻认识到制度促进的必要性,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队伍和研究基地为目标,狠抓制度建设,强化体系管理。尤其是20088月先后出台的7个重要文件,从科研项目设置、学术管理、评优奖励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了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

分析这些管理制度,不难发现管理部门在推动科研创新方面的良苦用心。

一是“项目带动、研究推进”。该校通过设立校级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重大研究项目、应急研究项目、委托研究项目,帮助课题申报者积蓄科研能量,实现更高层次的科研冲刺。全面实施重大攻关项目和特色研究领域项目培育计划。通过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预研项目计划,扎实提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质量。以二级学科博士点或特色研究领域为依托,实施特色研究领域培育计划,重点资助一批优长和特色项目,使获得资助的研究领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高端引领、梯队跟进”。近年来,苏州大学在办学经费并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仍然加大了对优秀科研梯队的构建力度,科研人员参加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和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经费资助,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学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学术骨干打下了基础。从近两年的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来看,该校人文科研省部级以上立项项目和获奖项目的取得者80%源自领军能力强、学科基础好、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梯队,学术骨干中不乏具有海外名校学习和高访的经历。

三是“条件保障、形成特色”。结合“创新团队计划”培育、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和特色科研项目的开展,该校推进了专业研究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计划,将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资料室或人文科学研究实验室。苏南发展研究院、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国昆曲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园林文化研究室、苏州园林遗产保护研究所等,使苏州大学成为了吴文化研究的重镇。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与中国特色城镇化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地方委托项目,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先后组织出版了《城市科学前沿丛书》、《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丛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在港澳台地区久负盛名,骨干成员连续多年应邀赴台参加多部新编昆剧大戏的编曲和唱腔指导,所演剧目好评如潮。

2009年4月15日《北京日报》

 


信息公开:让高校透明运行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目前,《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并将于417日结束。为何要进行高校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的意义何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王锡锌教授受教育部门户网站邀请进行互动访谈时,就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为何进行高校信息公开

20085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把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主体,明确其实施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那么,为什么将教育公共企事业单位也作为信息公开的主体?王锡锌教授认为主要是基于教育公共企事业单位所具有的公共性。他介绍说,这个公共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理解:

我们国家的教育公共企事业单位,比如说高等学校,特别是政府财政投资来主办、管理和运行的公立高等学校,在资金的来源上是由公共财政来投入的,具有投入的公共性。

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为公众服务的,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基于这种投资的公共性和它提供产品的公共性,公众自然就有理由去要求作为教育公共企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对社会公开其相关信息。

信息公开不同于校务公开

其实,从2002年开始教育领域就已经开展校务公开工作。不过,王锡锌教授认为,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有着一定的区别。

“校务公开范围更窄一些。校务公开包括学校的政策公开,各种各样政策产生的过程要公开,结果要公开。其主要是针对学校内部的一些管理。比如说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改革方案、学校教职员工的聘任制度等等。公开对象则是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王锡锌教授说。

王锡锌教授认为,即将进行的高校信息公开,区别于以往的校务公开,在三个方面有很大发展:

在公开的对象范围上,既有对校内的公开,也有对社会公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

在目标上,原来校务公开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职员工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和管理,针对的是参与权、民主管理。而信息公开的核心的目标是确保校内和校外公众的知情权得到落实,通过知情权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参与权和监督权,包括全社会的监督。可以说,信息公开是把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在一起。

《实施办法》强调了法制化、程序化,关注了操作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项工作的重头戏。

信息公开意义重大

王锡锌教授认为,高校从特性上说既然是公共空间,就当然需要推倒围墙,让公众知道围墙内部在发生什么。因为在这里面所进行的活动都与公众、与社会的利益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他认为高校信息公开最核心的意义是“了解、理解、参与、表达和监督”。一方面让公众能够了解这些公众资源的配置、利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力。另一方面,如果让公众了解了高校的一些很重要的信息,特别是与教职员工、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这有助于公众理解高校办学的一些目标、使命,甚至一些办学困难,有助于公众参与到办学里面,有助于公众充分地表达他们对高校办学的一些好的想法、好的主意。“不可否认,现在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学科的设置不尽合理,招生的方向以及我们学生的毕业分配就业,等等。公众如要献计献策的话,就需要更多的信息,就需要把我们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让公众来分享,做到有针对性的表达。”他说。

另外,他认为高校信息公开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大学,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支持的公立高等学校的监督。他说:“现在高校也存在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是资源浪费的情形,也存在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问题,通过这种信息的释放,能够让全社会对高校的空间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

具体实施办法有三大亮点

王锡锌教授认为目前正在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中不乏创新性的做法,其中三大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第一,《实施办法》规定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我把它叫做‘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的高校信息公开执行和监督机制’。因为我们知道,法律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否则纸面上写得再好,写得再漂亮,但是如果操作起来、落实起来不能到位,那就是一个摆设。从目前《实施办法》草案规定来看,这个机制的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充分地结合了我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特色,同时又体现了《条例》所要求的一种高度的针对性。”

王锡锌教授认为第二个非常有创新性的亮点是,在关于主动公开的这部分内容中,不仅仅是规定了静态的结果信息的公开,也要求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以及决策前的信息公开。

“这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地方。很多时候信息公开,我们只知道一个结果。结果出来以后,我们喜不喜欢,都是定了的事,板上钉钉了。就好像菜已经给你烧上了,摆在这里,吃不吃是你的事。我们这个决策前信息公开加动态信息公开,不仅仅给公众更充分的知情权,而且给了他们更有效的参与权,使公众能够和决策过程保持一种互动。”

对信息分割处理是王锡锌教授认为的第三个亮点。他说:“信息公开在实践中往往发生一种情况,一旦信息涉及到个人秘密、国家秘密的,就一律不公开。这次《实施办法》规定这种情形下把保密的信息隐去,其他信息则可以公开。分割处理体现了工作的精细化,也充分考虑了知情权的需求。”

高校要积极应对信息公开的挑战

《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后,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此,王锡锌教授认为,首要的是高校,特别是高校领导对这项工作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主动积极。“这个工作将来不是说我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因为一旦运转起来,你不走,这个制度就推动你走,你不重视也不行。高度重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主动积极。比如信息主动公开,许多基础的信息要尽早开始准备,将来还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公开专栏、信息公开平台以及相应的机构人员。”

另外,他认为高校还要充分拓展信息公开的范围。“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不涉及公共安全,不影响稳定的信息,都要积极、主动地公开。”

根据《实施办法》,高校还应当依校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申请公开相关的高校信息,这对高校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对此,王锡锌教授说:“应对申请人申请信息公开个案的时候,要严格依法。应当公开的,应该准确、及时地提供信息,不应当公开的要注意认真说明理由,应当避免那些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躲猫猫’做法。否则不利于体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我觉得在阐述理由这方面,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回应。如果我们负责任地回应,其实公众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2009年4月15日《光明日报》


 

淮阴工学院:校企合作创特色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吴自华

     


3月份以来,淮阴工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成绩显著:苏北又一所大学科技园落户该校;江苏省教育厅资助300万元的“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通过中期验收;江苏瑞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兴建的研发中心即将在校园建成。

“我们通过‘百名教授进企业’、‘企业人才培养进课堂’、‘研发中心进校园’,在产学研结合上求生存、谋发展、创特色,努力在密切校企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淮阴工学院党委书记章跃教授说。

百名教授进企业

一直以来,淮阴工学院都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为地方经济建设充当“人才库”和“智囊团”。

鼓励广大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确立科研方向,是淮阴工学院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方面。自2007年开始,该学院就在淮安市率先开展了“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今年三月份起,该学院又派遣84个教授团队,共计200多名科研人才分赴厂矿企业,为企业解决科研难题。由淮阴工学院和淮安创业中心共同研发的“微机变频串联谐振高压试验装置和接地阻抗测试装置”,在产业化后直接经济效益达1400多万元;硫酸软骨素的生产工艺优化成果由淮安市麦德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应用后年增加效益230多万元。

“教授进企业活动开展近3年来,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企业需要技术人才,而教授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也让科研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价值。”淮阴工学院副院长金叶铃教授告诉记者。随着“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的逐步展开,淮阴工学院今年4月又启动了“百名博士进百企”活动,将专家服务企业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通过专家进企业开展服务,淮阴工学院已累计取得了200余项科研成果,直接为地方贡献经济价值达数亿元。

企业人才培养进课堂

除了让教授走进企业,淮阴工学院还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一些大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大批急需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淮阴工学院积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目前,该学院所设的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48个本科专业大多都是面向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实现了与江苏特别是地方产业结构之间的良好对接。

此外,该学院还结合地方企业发展实际,采取产学结合、工读交替的复合式培养方案,为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等专门开设了“淮钢班”、卷烟教学班,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要的“零距离”。“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考虑兴趣,还会考虑今后的就业,最好扎扎实实学一门技术。”大一学生小张就是“淮钢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选择在‘淮钢班’读书,是因为它是我们学校与本地淮钢集团联合开办的教学班,学的技术和知识很有实用性。”

研发中心进校园

要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仅要让人才进企业,也要让企业进校园,让学校的实验室变成企业的研发中心,这已成为淮阴工学院全体师生的共识。

为吸引企业入驻校园,淮阴工学院联合淮安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在校园内共建了苏北地区又一家大学科技园,可直接为企业提供研发、成果转化等系列配套服务。据该学院科研处处长蒋鼎国介绍,目前已有淮安市雅华电子有限公司、世盟风力发电机公司等6家企业在此入驻,“预计截至明年4月,将会有30多家企业进驻科技园,可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

淮阴工学院机械系梁栋科博士和宋媛博士主持研发的“淮安市介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该学院实验室变成企业研发中心的一个成功典范。该实验室由淮阴工学院和江苏瑞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由学校提供最新科研技术,企业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此外,金叶玲教授主持的“凹土资源利用高科技研究重点实验室”作为苏北地区第二家获得批准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围绕当地特有的凹土资源开展研究,有效提高了凹土的附加值,也拓宽了凹土的应用领域。

在采访中,淮阴工学院院长朱汉清教授反复强调:“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淮阴工学院对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围绕地方和企业的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更要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2009年4月14日《光明日报》


 

清华每年将派千名学生赴海外

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记者419日从清华大学举办的高招咨询校园开放日上获悉,清华大学向考生和家长承诺,两年后,即今年考入的新生读大三时,将有三成学生就读本科期间有机会赴海外一流学府学习。19日同时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

每年将选送千名学生赴海外

清华大学提出,到2011年百年校庆时,30%的本科生(每年约1000人)将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其方法是清华与海外知名学府通过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海外暑期学校、海外实验室研修等形式,为本科生创造赴境外学习机会,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成建制。

“交换生”计划初步形成规模

据清华招生办主任孟芊介绍,目前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有50多个交换生项目。去年秋季学期,清华首次选派了近百名大三学生赴海外24所名校交换学习。今年秋季学期又将选派110多名学生赴美国普渡大学、日本早稻田等32所名校进行一个学期的交换学习。在部分项目上,清华与交换方院校学费互免、学分互认。清华还策划或参与了全球工程师教育实习项目、华盛顿实习项目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实习项目等,每年派出实习的本科生约600人。在今年暑期的海外实验室研修项目上,清华将挑选有学术创新潜力的本科生派往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实验室,进行为期610周的暑期研修。

2009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农业院校办学理念与服务“三农”


 

创新办学理念   服务“三农”

——基于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研究

北京农学院院长    王有年

 


大学办学理念是办学治校者希望把大学办成什么样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他们特有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乎大学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特色所在的大学理想和价值追求。

一、大学办学理念的意义

(一)有利大学确认自己的“身份”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身份”确认就是大学的类型定位。国内那些办得成功的大学,原因之一即得益于其治校者有适合该校校情的角色定位。然而我国不少高校还缺乏对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规律的研究,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所批评的问题,如脱离学校的实际水平和现实条件或举全校之力盲目争上硕士点、博士点,等等。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细细究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办学者不能做出准确的学校角色判断,从而无法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有利大学确定自己的目标

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对大学组织而言,目标确定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水平定位。水平定位对大学校长治校的实践意义,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概括:一是确定一个自我超越的努力方向,这不仅为校长提供了一个学校追求卓越的参照目标,同时也为全校师生树立了一种追求卓越的具有凝聚人心、形成向心力的学校精神;二是充分了解学校自身情况,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知道为实现目标应该着力于哪些方面;三是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即要抓重点。明智的大学及其校长在设法扩充资源的同时,应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最能体现学术优势的方面。

二、大学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校长治校

在办学思想和学校定位的确定过程中,校长的理念、治校方略和价值观尤为重要。校长需要有先于学校行动的理念,有让大家认可的发展目标定位和治校方略。一旦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获得认可,校长还要组织大家齐心协力地实施方案,进而创造性地在实践中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二)专家治教

专家治教是指学校的督学及重要业务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校长治校理念的指导下以学术理念和发展学术规范为核心、以专业化的水平投身于学校的组织与管理。这个群体是治教的关键,其管理水平与学校目标的统一程度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术理念、目标、方略是校长集专家智慧的顶层设计,而发展学术的规范则需要专家用专业化的措施、专业水平的管理,按照顶层设计的要求去实施。专家治教一般是通过有为获得权威性,有为的标准是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服务、以身作则的示范和积极的反馈,专家治教的作为与不作为通过该校师生的学术规范可以直接得到验证。

(三)教授治学

在大学中,教授治学是实现学术繁荣、学术民主和专家治校的基本前提。所谓教授治学,有三个含义:其一,教授本人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其二,教授拥有学术权力;其三,构建学术队伍,营造学术传统。一个好的教授必然是本学科(专业)的领军人物,他的特殊价值除本人的学术成果外,关键在于造就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建设优良的学术氛围,并使之成为无形的力量推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

(四)教师治课

教师治课是学校教与学的结合点,是教师普遍的经常性的本职工作,是大学治校、治教、治学和治心的最基础环节和支撑平台。制度规范是教师治课的关键。一是必须坚持“助教”制度。“助教”制度是教师培养训练过程中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规范。二是“导师制”。教师治课除本人的天赋外,是要向优秀教师学习的。因此,它不仅是教师治课的需要,同时也是教授治学的基本要求。三是教研室活动制度。教研室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单位,是教授治学和教师治课的基础平台,教研室制度同时还是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以及学生评教反馈机制的载体,教研室制度本身就包含了导师、助教、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的竞争机制和学术骨干的生长机制。

(五)学生治心

学生治心是大学治理的最终归宿。学生具有双重属性,从物的属性来说他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对象;从教育过程来说,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时,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动地学习。因此专家教授必须用心去治、用情去融、用力去促、用策去谋、用学去养、用术去育,以此产生学生学习与教师培养的互动,教学相长,把教与学的相互对立、矛盾、差异变成最大程度的统一、和谐、顺畅,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整体优化,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治心过程到心治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寻求更多的教育教学的创新。

三、北京农学院办学的基本经验

我们把上述基本办学理念与北京农学院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区位优势,为实现首都的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知识化以及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特色立校

学校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五个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培养适应都市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生产、“懂经营、善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类型定位;以农科为特色,工、经、管、法、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定位;立足北京,融入郊区,服务“三农”,为北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服务面向定位。

(二)科教兴村

多年来,学校始终实施科教兴村战略,在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等部门及各试点县、乡、村的支持下,以科普为载体,以项目为结合点,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推动全市科教兴村工作。把根深深扎进京郊大地,让师生的论文在京郊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学校还设置推广教授岗位,组建固定的推广专家队伍用于长期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组建机动专家队伍,主要完成短期、临时的科教兴农工作。通过科教兴村计划,学校加快了科技成果在郊区转化,服务“三农”效益明显,赢得了郊区人民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北京市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官产学研推五位一体

学校积极探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模式,总结了“政府搭台、产业(企业)唱戏、学校服务、科技领引、技术推广”的官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模式。几年来学校通过“农业推广项目”、“星火计划”、“科教兴村试点”等活动在郊区建立官产学研用基地进行科技推广工作;同时与京郊区县合作,“丘陵山地大桃优质高产栽培”等10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京郊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官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使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同时,每年有数千人次的学生深入农村,参加科教兴农基地、科普基地的建设之中。广大学生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农村,极大地调动了勤于实践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四)三开办学

1.开门办学融入京郊。学校坚持面向京郊、服务“三农”的方针,把根深深扎进京郊大地。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广高新技术成果,为北京郊区村镇和科技园区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为京郊培训农民、干部和技术骨干,学校连续3年获全国“科教兴村试点工程先进集体”。学校先后培养了1万余名“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毕业生。服务京郊,服务“三农”成为学校的立校之本,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成为师生不懈的追求。

2.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姻。(1)校企科研合作。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举办讲座以及共同申报科研项目。(2)校企师资互动。学校从基地聘请技术、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或任客座教授,参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设计等,各系部派出年轻教师担任联系人或助教,校企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3)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实行“订单培养”,按计划派遣学生到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参加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4)校企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在仪器设备,实验室设施,科技情报信息的利用等方面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使校企双方的信息交流、科研合作、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活动得以深入进行。(5)校企文化融通。校企双方联合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双方的联系和文化交流;企业还投入资金建立了特困家庭学生援助基金资助特困学生。

3.开放办学走向世界。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国际化程度,学校成立了国际学院。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合作办学,还与美国、日本、哈萨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总之,学校秉承“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校训,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运用现代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办学特色,并将继续坚持以科教兴村为主线,根扎京郊农村,心系京郊农民,情系京郊农业,为京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


 

图书馆建设参考

 

浙工商大图书学生参与采购

中国教育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陈国利

 


2008到2009学年间,学校共划拨学生图书购买经费200余万元;下一学年,以在校生人数25000人为基数,按照40%的学生有报销机会计算,图书馆已经申报了预算25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学生购书。”这是记者日前在浙江工商大学听到的一组数据。

学生去买书,学校来买单,学生读完再放回图书馆,这是浙江工商大学实施多年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的目的在于鼓励优秀学生参与中文图书采购。

根据学校规定,每年凡综合测评名列班级前40%的学生,每人可购买单价不超过50元的图书5本,经各学院领导签字确认,并将图书上交图书馆后,学校予以报销。学生购买图书后,只要做到不损坏,可优先阅读。

“这项政策已经坚持5年了,参与范围已经从最初前10%的优秀学生扩展到目前40%的学生,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已有近3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其中,至今购买图书6万多册,报销金额已超过200万元。”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业书籍一般都很贵,更新速度也很快,平时都舍不得买,趁着这个机会购买自己心仪的图书,和同学共享。”人文学院大三学生王郑阳开心地告诉记者。浙商大食品学院邓少平教授认为,让学生购买图书馆藏书这种形式很值得推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最需要和最新的书籍都可以进入图书馆,有利于拉近图书馆和师生之间的关系。

据介绍,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目前有馆藏各类印刷体文献资料近200余万册。“如何让读者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已成了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9年4月3日《中国教育报》)


 


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经验

 

科技惠农的“杨凌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农业科技纪实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琴  余冠仕  柯昌万

 


43日,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一处甜瓜大棚前,渭南市蒲城县种植大户白铁平操着浓郁的关中方言说:“我种甜瓜一亩只收入两三千元,可人家同样的品种能挣六七千元,因为他们那里有西农专家!”

白铁平说的“西农专家”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如今,在三秦大地,“西农专家”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农民喜欢眼见为实,我们就把科技成果摆到农民地头,在产区建起永久性试验示范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委书记张光强说。

经过多年探索,西北农林科大构筑了一条政府推动下的“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进村入户快捷通道,成功突破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农民走上致富路

世代土窑变楼房

初春时分,记者一行赶到陕西眉县金渠镇下第二坡村时,已是傍晚。一些村民仍在地里忙着农活。“现在,我们村里快有20辆小车了!”说起猕猴桃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一位村民自豪地说。

家家盖起二层楼,村民开上小轿车,在下第二坡村,农民的好日子让不少城里人都羡慕。“猕猴桃就是金蛋蛋、钱罐罐!没有‘西农专家’的示范指导,就没有现在的下第二坡村。”村支书郝金玉感慨地说。

秦岭是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陕西的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但长期以来,品种老化、产量低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秦岭北麓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猕猴桃最佳适生地之一,我们就把试验示范站建在眉县。”西北农林科大猕猴桃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刘旭峰说。

15人的专家团队随叫随到,160亩示范站近在咫尺,眉县的猕猴桃种植一改之前10余年停滞不前的状态,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以前猕猴桃树一病就死,自从有了专家指导,病树也有救了。”郝金玉说,示范站推广的新品种逐渐代替原来的老品种,再加上人工授粉、果实套袋等新技术的应用,果农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过去1斤只能卖七八毛钱,现在能卖两块多!”

“我刚结婚时家里穷得很,只有几间破窑洞。”正在地里施肥的村民王文智说。2002年,夫妻俩回村承包了7亩猕猴桃,一年净挣五六万元。

富裕起来的人们盖起了新楼房,老宅基地也没闲着,都种上了猕猴桃。2008年,下第二坡村户均收入达到3.3万元;一亩收入过万元的果园占15%

现在,眉县共有8个猕猴桃示范村、400多户科技示范户,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不仅本县到处都能看到新建的猕猴桃园,整个陕西省的猕猴桃种植面积也从2006年试验站初建时的不到30万亩,发展到41万余亩。

按照“把试验示范站建到产区”的原则,包括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在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共建立了白水苹果、西乡茶叶、阎良甜瓜、山阳核桃板栗等14个试验示范站,以科技示范户为先导,由点及面,辐射整个产区。

农技推广到田间

农民致富有保障

园艺学院副院长赵政阳是农业部果树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苹果首席专家。44日,赵政阳刚走进白水县雷牙乡东方城村的一片果园,正在园子里劳动的农民刘选弟远远地就跟他打招呼。因多次听过赵教授讲课,刘选弟和赵政阳很熟。

陕西是我国苹果主产区,全省苹果栽培面积690万亩,产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25%,占世界总产量的9%。苹果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的渭南市白水县建立了首个苹果试验示范站。白水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无偿划拨100余亩土地。

几年来,赵政阳带领他的科技推广团队,深入白水县的14个乡镇,建立了千亩高标准中心示范果园、万亩示范园,以及3万亩示范基地,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2008年,全县苹果总产值7.2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达3000元,其中苹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

白水县苹果局副局长李世平说:“一点儿不夸张地说,西北农林科大的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苹果技术革命!”

白水苹果种植技术推广是西北农林科大农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它的基本思路是:在农业区域产业中心地带的农村一线,建立起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农业试验示范站,作为农业推广的载体,形成一条从大学到农户的科技进村入户快捷通道。

能够帮农民致富,西北农林科大的专家渐渐成了农民心目中的“财神爷”。如今,阎良区的甜瓜种植达到5万多亩。但是,谁能想到,就在10年前,这里的甜瓜仅有区区2亩。这个“2亩变万亩”神话的缔造者,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杜军志。

1999年我刚到阎良时,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玉米、小麦,一亩收入只有两三百元。”杜军志发现阎良地区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良好,加上地处西安市郊区,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具备发展厚皮甜瓜产业的资源和区位双重优势。

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种甜瓜要盖大棚,投资一个大棚要几千元,普通农民根本搞不起。杜军志经过技术创新,把造价昂贵的大棚改成了简易棚,投入降到只有区区几百元,当年他就种下了2亩甜瓜试验田。

转眼到了收获季节,起初并不被老百姓看好的2亩甜瓜竟然卖了1.5万元,平均一亩7500元,远远超过种菜、种粮食的收益。一亩地只要投入七八百元,就能收入七八千元!许多农民提着酒、拿着烟,甚至是托人向杜军志买种子。后来,他没办法,就订了一个“土规矩”:凭身份证买种子,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亩地的。

短短几年,甜瓜已成为阎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甜瓜种植让阎良人走上了致富路,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毕竟有限,20081月,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甜瓜产业技术培训班后,示范户张小平就联合当地一些头脑灵活的种植大户成立了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阎良区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在西农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注册了“蜜霸”牌商标,成为甜瓜高端市场的抢手品牌,1斤甜瓜比普通瓜多卖1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要打一场甜瓜种植的‘淮海战役’,把甜瓜推广到更适宜种植的皖北、鲁西南、苏北、豫东等淮海地区!”对于未来的产业前景,杜军志信心满满。

既育苗来又育人

经济社会双丰收

“试验示范站对农民来说,是家门口的示范田;对专家来说,是露天的实验室;对大学来说,则是野外的实践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一语道出了试验站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功效。

今年3月,阎良甜瓜、白水苹果等几个试验站都从学校今年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中招聘了10名学生,先在站里锻炼两年,学成技术后鼓励他们或是自主创业,或是继续深造。试验站里来的这些年轻人,不仅为农业科技推广培养了接班者,而且还为专家们找到了得力的科研助理。

刻芽、测量树高、给果树刮腐烂病,园艺学院学生吝蕊来到苹果试验站10天了,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她尝试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学起,在实践中逐步印证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吝蕊十分乐观,她说无论将来是继续攻读果树方面的研究生,还是选择创业,父母都会支持她的决定。

她的同学刘嗣波来自湖北,在试验站呆了一个多月了,个子瘦小,但很机灵。他分在育种组,从沙藏、播种、营养土配置、杀菌,到病虫害防治、嫁接,一套下来,已经很熟稔了。来自安徽阜阳的资环学院学生杨富,则报名应聘了甜瓜试验站。“我家就在淮海地区,将来我打算把甜瓜推广的模式复制到家乡去。”杨富兴致勃勃地说。

1999年,杨凌7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也为更多科教人员参与科技推广搭建了平台。

质疑一直伴随着他们。有人问学校:“你一所大学为什么要去做技术推广?”但西北农林科大人看准了一条:自己的特色就在于“农”字,就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出去,让农民得到实惠!

“我们就是要探索一种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孙武学说,学校近年来在分配制度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设立科技推广处、单列“推广教授”岗位、实施“推广专家”人才支持计划,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等,鼓励科教人员踊跃投身推广工作。

大学专家与农技人员对接、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对接、技术服务与农民需求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为整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近4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试验示范站为“联结点”,培养了4000多名基层农业骨干,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引进、示范和推广农牧新品种和新技术160多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北到内蒙古海拉尔,西至新疆阿克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推广成果已经走出陕西,辐射全国30多个地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在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杨凌,农业始祖后稷曾一手开创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4000年时光流逝,如今,在杨凌这个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引领着一场当代中国的农业科技革命,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杨凌模式”。

 (2009年4月17日《中国教育报》)

 

高职生人文教育

高职生人文教育提升职业竞争力

 


主持人: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琴

访谈嘉宾:

潘懋元:厦门大学教授

王义遒: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

陈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本期话题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广泛冲击,职业院校都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但与很多学校的做法不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行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一大抓手,今年陆续开展“大师讲经典”“文化素质教育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使得传统文化、中外经典成为大学生就业前“最后一课”。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及其职业发展有何影响?日前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海峡两岸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上,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素质教育是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主持人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在经济领域造成冲击,在教育领域也引发很多思考,您怎么看待高职院校在此时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潘懋元:世界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已经产生和即将出现的影响是全面的。浅层次上会影响到高校经费划拨、毕业生就业等,深一层次的体现在招生、师资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专业结构、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等。其实,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的错误造成的,包括错误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以及一连串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对于前者来说,高等教育需要补充修改有关的课程内容;对于后者,则要检讨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缺失,促使学校加强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教育来说,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上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都促使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革新。21世纪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将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反思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一向对此重视不够的高等职业教育。

王义遒: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召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以来,全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整整15个年头了。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做事,但主要不是在方法、技术的层面上,而是在态度、精神、灵魂和品格上。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过分功利化的狭隘专业培养迈向教育自身的回归。一批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加入,更标志这项活动的普及和多样化。

提高人文素质就是提升职业竞争力

主持人人们一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主要关注的是其技能水平的高低,那么,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智:近年来,用人单位普遍对人才的人文修养和品行、人格提出了强烈要求,提高职业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许多高职院校反思,过去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强调技能教育是对的,但是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只重视工具性价值,忽视从人性出发的教育价值,必然导致高职教育丧失其作为高等教育应有的品格和文化品位。而过窄的专门技能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潘懋元: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一般高职院校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特色、校风尚未形成;二是一般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只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不要求成为“通才”;三是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对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训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只有抽象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对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反思为契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乐业、敬业,并外化为工作中的尽心尽责、精益求精、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等品质。

高职应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主持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短短3年内,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有限的教学时间应如何调配?

王义遒:高职院校要注重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除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养成教育外,更要强调在实际技术操作训练中贯彻做人、做事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因为任何职业的终极目标都是造福于人,造福于社会和世界,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人文精神。

潘懋元:由于高职年限较短,技能实训任务较重,应当不开或少开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在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中自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陈智:高职人文教育必须在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上下功夫,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我校重点建设“大学国文”“哲学基础”“数学应用”“道德与法律”4门全校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每学期还围绕一个主题举办文化素质教育大讲堂,作为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供学生自由选修。

 2009年4月4日《中国教育报》)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策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马建明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院校数量,均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选择怎样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当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率,实现高职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高职院校管理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责权利不明晰   目前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分配不明晰。尤其是系部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系部缺乏自主权。学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系部缺乏活力和积极性。系部作为一级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什么,和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如何划分,哪些工作应该学院各职能部门干、干到什么程度,哪些工作应该系部干、干到什么程度,系部应有怎样的财权等问题还在探讨之中。这些问题的悬而未决,严重影响和制约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挫伤系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这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构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1.2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规章制度不完善   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其系部是由原教研室建制演变而来,管理制度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新设立的不少高职学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在院系的具体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这对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影响和制约着学院的发展。

1.3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监督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在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过程中,由于院系两级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随意性大,许多工作得不到认真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办事效率和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部分权力下放到了系部,如果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系部可能成为一个个小独立王国,导致学院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权威受到威胁,降低学院和系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使学院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运行。此外,只是依托财务部门的监督,在没有建立起其他方式的监控机制之前就将财权下到系部,在资金的使用上出现不合理现象是难免的,系部主任们遭遇的道德风险也会急剧增大。当教师工作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师资队伍建设的责任过度下移到系部时,也容易导致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相对下降,这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有效策略

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针对高职院校在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想构建比较科学合理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使其能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明确院系两级的管理职责、权限和利益   高职院校首先必须明确院、系二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学院的主要管理职责和权限包括:(l)按照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2)制定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3)组织、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和系部认真执行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的落实。(4)制定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对各职能部门和系部的工作进行考核。系部的主要管理职责包括:(l)根据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结合系部的实际制定系部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2)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结合系部实际制定系部的各项规章制度。(3)负责系部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备管理。(4)负责系部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学生管理。(5)负责系部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检测、控制和评价。(6)负责系部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统计、归档工作。(7)及时完成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交办或其他部门需要协办的工作任务。明确了院系两级的职责,还要合理划分院系两级的管理权限,每项工作该谁管,管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根据院系的职责和权限,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划分,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2.2管理重心下移,扩大系部的自主权   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必须扩大系部的自主权,使管理重心下移,发挥系部在教研室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备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学院可以给系部一定的人事权和财权。在教师的引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聘中由系部确定人选报学院研究批准。学院可根据系部的专业数量、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承担工作量情况划拨经费给系部。同时给系部创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系部自主创收的积极性。系部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与企业、行业联合,广开创收渠道,一方面可以增加系部的收入,减轻学院财政的压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目前专业教学的缺陷,了解培养怎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样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才更明确。学校的前景和社会效益才会越来越好。

2.3建立健全院系两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健全院系两级规章制度是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是院系工作有章可依、有效运转的基础。高职院校的院级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符合学院管理特点的各项管理制度。系部管理部门要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结合系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系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涉及全院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要广泛征求意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发布实施。制度制定以后,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严格执行。院系两级要加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带头执行,保证学院和系部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否则,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可以说执行制度的情况,决定着学院管理工作的成败。

2.4重视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   缺乏监督和约束的管理必然导致管理失控和混乱。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必须建立院系二级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学院层面上要建立对学院、系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由学院领导、纪检、财务、干部管理、人事等部门组成的监督、审计机构,对学院各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学院和系部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系部也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对学院下放到系部的权力和系部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保证系部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健全财务预决算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保证学院、系部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实行院务、系务公开制度,接受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三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四是构建二级管理考核机制。建立起一个包含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人事管理、干部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职能部门和系部进行奖惩。这样才能使学院和系部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正常运转。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农业职业教育动态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江静

  


325日,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在与会代表热烈讨论论题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方向阳指出,农业职业教育已经到了非常时期,生源不足,教学跟不上,出路不好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他呼吁,关注农业职业教育,就是关注“三农”未来的发展,应该给予农业职业教育足够的发展空间。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农学教师成了职业“莫高窟”的守望者

2001年,长沙农校和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湖南省主要涉农类高职院校。

“现在农业职业教育系统里,我们是湖南唯一开办水产专业并正常招生的。”水产教研室主任张建国副教授神情严肃地说。1991年他来长沙农校水产专业上课时,水产专业很受欢迎,学校一度赢得水产产业“黄埔军校”的美誉。但是现在大不如前了。

“先是报考学生大幅度减少。2003 年招生20 人,2004 年招生7 人,2005 年没有招到生,被迫停办一年。看着我们带着7个学生,别的老师打趣说我们带研究生。我自己也感觉像守着莫高窟的王道人,真难熬。学生少,老师也觉得没有出路,纷纷转科、转校甚至转行。现在,教研室里只有4个老师。”

“老师少,课程不能少。10多门课程分摊下来,每个老师要平均要负责3门课程以上。我已经先后教了6门课了。说实在的,这样上课对我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有些课程是相通的。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就不好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识也是有限的,学生学习就是要多拜师多学艺,才能长见识。”

2006年,生物机电学院向湖南省教育厅申请水产学为特殊专业,降低50分录取82人。20072008年,降分30分,每年录取40多人。降分带来了生源,但也让一些老师担忧不已:进水产专业,对数学、生物有一定要求。降分录取,基础比较差,有同学反应学习有些吃力,进了专业也学不好。老师左右为难。

水产学专业只是众多萎缩的农学专业中的一员。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提供的注册数字显示,湖南省每年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仅4000人左右。

招生人数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开办的纯农业类专业数量锐减。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湖南省农业类专业的开办数量呈不断减少趋势。目前,湖南省62所高职学院,仅有8所职院开办了农业类专业,且没有一所职院以“农”字头命名。在开办农业专业的8所高职院校中,专业()数由1998年的33个,锐减至2008年的22个。个别专业年均在校生人数只有825人。部分专业不得不采用两年招生一次的方式,作物生产技术、水产等已开始出现专业空白,就读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园艺、畜牧两大专业。

学生减少,专业萎缩,师资流失严重。以安江农校为前身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0年来教师流失率高达52%以上。

基层农技人才出现断层

与农业职业教育规模不断缩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农业技术人才的急需。湖南生物机电学院副院长梁勇对湖南省农技服务队的情况进行过摸底调查,他拿出一组数据告诉我们:“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已经出现老龄化、非专业化和商业化现象。45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只占20%左右,学习农业的专业人员只占1/3,另外2/3为退伍军人和职工家属,绝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都已名存实亡,从业人员大多转向农业生产资料的商业活动,确实存在‘网破人散’的现象。”

浏阳市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胡正祥对农村技术服务站的专业情况深为忧心:“粮油站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但我们发现很多农业技术服务站,特别是乡镇级别的服务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技术人员少,推行力量薄弱。更有甚者,在交溪,只有一个复员军人守着农技站,主要就是卖种子,卖化肥。一个服务机构完全变成商业的。”

家住在海拔500多米的湖南省常德市西安镇的村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农业技术服务站工作人员上山了。桥塘村村主任陆升海表示:“平时水稻出了问题,都是村民们自己商量着解决。我们西安镇农科站就只有一个人,要卖种子、卖药。他走了,别人要来买东西也找不到人。”

据统计,2006年,湖南省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农业科技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六左右,而发达国家比例已达到万分之三十至四十,按照到2010年湖南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万分之十至十五(按总人口7000万测算)的低限标准计算,湖南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应达到710万人,未来5年间,湖南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净增量需求每年约为1.2万人。

技术跟不上,会有怎样的后果?张建国有点激动:“技术跟不上,一个简单的鱼病诊断都会出差错。2003年,五强溪养殖基地鱼染病,病也看了,药也下了,就是不见好转。最后,他们找到我们学校,我去看了一下病情和诊疗情况,原来他们把小瓜虫病误诊为孢子虫病。不能对症下药,当然就治不好了。经过重新诊断、开药,整个基地转危为安,救回7000多网箱的鱼。一个网箱就是800公斤的鱼啊,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梁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问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怎么给农民们带来好技术?技术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孔雀石绿等药物都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但是有的地方还在用。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防病、治病方法,只能用这些强效药,往往副作用也大。现在急需培养大批农业技术后备力量充实农技人员队伍。”

职业学院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

农民盼技术急,其实学校也很急。农业职业院校正面临着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招生就是第一关。方向阳介绍,目前农技人才待遇不高,家长不愿送,学生也不愿读。

调查显示,湖南省农技人员的年工资水平普遍在2万元左右,而且一般在条件较艰苦的农业生产一线工作。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

方向阳对学生的选择表示理解:“农业职业院校的生源以农村为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较多,城里的学生不愿意学农,农村的家长更希望孩子跳出‘农门’。辛苦供了几年,还要回去那么辛苦,他们也觉得不值得。”

即使在选择了农学专业后,在校教育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等,成了农业职业教育的“硬伤”。

同时,建设资金不足也成为制约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至2007年底,学院负债总额为7372万元,资产负债率达29.7%。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建设基础差,职业院校自身融资能力、偿债能力差等因素,加之生源少,教育成本相对较高,一些新型、先进的教学设备无力购进,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无法应用,导致农业类院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实习实训设备严重匮乏,直接影响了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说起这些,方向阳有些无奈:“2002年,张建国教授先后提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专业和‘鲥鱼的引种和驯化’项目。精品课程专业没有批下来,但项目被立为观察项目,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有价值的,是为了引进外来物种,恢复洞庭湖的鱼类资源。但是需要学校来解决资金问题。但现在学校本来就负债,水产生源不足,规模不大,课程即使学校批下来,上面审批也很难通过。投资做项目就更不用说了,怎么可能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里来呢?

专家建议积极实施涉农职业教育免费

20087月,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牵头的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湖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农校为基础的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了“关于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的调研活动,今年1月份向省教育厅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农技人才缺乏、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难,建议对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实行免费培养、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等。

如何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全国有农业职业院校280所,其中高职139所,中专141所。2006年农业部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启动实施了“百万中专生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具有中专学历的各类实用人才。

面对重重困难,专家、院长们纷纷献计献策。

“农业院校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应该坚持主动服务‘三农’不动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有专家认为我国完成新农村建设大约需要50年时间,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将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农业院校应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追求持续发展。”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蒋锦标提出要靠发展来化解“难题”。

“农业职业教育不能仅靠几个部门完成,要整合各种资源,行业部门要参与职业教育,而且要发挥引领作用。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使教育与就业对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洪绂曾的观点代表了涉农高职院校校长的心声。

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张坚勇表示:“农职院校寻找‘归属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应该先把专业做专、做精、做透。农耕文化不是落后文化,农业院校要有特色,精才有生命力,不要盲目拼老牌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夏庆友看到了新的希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在职业教育的涉农专业实施免费教育,措施非常积极。一方面可以拉动农业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能拓宽就业渠道。建议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牵头成立‘全国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农学专业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

方向阳则呼吁,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农学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差,农业职业院校从收取学费这一块获取资金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业院校服务对象的弱势性,服务行业的低经济效益性,都使得农业职业教育从其他途径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弱。基于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科技和教育。”

张建国副教授则为他心爱的水产专业谋划远景:“水产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污水处理、太湖蓝藻污染等都是很棘手的环境问题,农村更为严重。等这个专业做大做强之后,可以发展水处理、生物修复等子行业,利用生物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

 (2009年4月16日《光明日报》)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的“爱”与“痛”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丹

  


编者按自从我国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确定以来,“扛校企合作大旗,走工学结合之路”就成了广大职业院校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收获校企合作带来的“双赢”的同时,很多学校也发现了在和企业合作的具体对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校企合作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喊得响落不实的口号。那么,校企合作究竟应该怎么“合”?面对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原因在哪儿?又该如何解决?3月18日,中国教育报职成部邀请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平、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夏昌祥和北京CBD教育集团总经理周海涛等人就这些话题展开座谈。编者现转载中国教育报就此发表的文章,希望能对我院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所启示。

 


打“地方牌”与企业紧密合作

职业院校经过这么多年跟企业的合作,可以说充分发挥了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索了多种多样的合作方法。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有些方法能给学校和企业带来“双赢”的效益,而有些方法则使校企双方都“误了终身”。那么,校企究竟应该怎么“合”,才能达到前者那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对此,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平和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夏昌祥谈了各自的看法。

徐建平认为,既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建在地方,甚至其本身就是由地方来投资建设的,那么学校在考虑“合”的方法时,就必须要突出地方特色,紧密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一所学校的发展、一家企业的发展,跟地方政府对这个学校和企业的重视程度、对学校跟产业结合的认识程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学校在确定办学思路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地方性。”徐建平介绍说,“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这十二个字就是我们学校办学的基本方针。因此,学校与芜湖市的开发区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目前已与国家级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

在指导思想上,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又主张融入式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上必须要与开发区的企业合作,这些企业不仅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学校里面建设实训室等,还参与学校的管理,把企业的文化尽早地融入学校。

“我们学校目前共有47个班级,涉及到汽车、数控、模具、电器、自动化、市场营销、机械制造等专业,全都是冠名班,这些冠名的企业都在参与学校的教学。比如,‘奇瑞汽车班’的班主任就是奇瑞公司派来的,他们不仅要求学生统一服装、统一教室、统一宿舍,还在学校设置了一个黑板报,上面都是奇瑞公司的文化和信息。”徐建平说,打“地方牌”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一是学校能够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从而便于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与之合作的企业都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优秀企业,便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就业。

之所以会产生这两个好处,徐建平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其当地政府肯定就会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会扶持一批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的企业,职业院校如果能为这些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就能够吸引当地政府的目光,从而也被重点扶持起来。而且,这些被地方政府扶持的企业大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的企业,它们都有一整套很好的企业发展和人才规划的思路,并且有内在的动力去积极落实这套思路。所以,跟这些企业合作、借它们的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肯定会有很大提升,同时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很容易迎刃而解。

“除此以外,我还觉得在校企合作的具体过程中,学校一定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如果这个理念从学校领导层到教师和学生都能始终很好地贯彻落实,那么校企合作就一定能成功。”徐建平解释说,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的,所以它的需求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而学校又有自己的教学规律,像每学期的课程和考试安排等,都是按照教学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的。因此,要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学校适时转变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业的需要,我们就要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当然,特殊处理不是随意处理,这个调整必须经过教学管理部门的同意、备案。”徐建平就此举了个例子,该校在与蒙牛乳业集团的合作过程中,针对该集团的状况对课程进行了适时的调整,比如,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从3月份调整到了奶业的黄金期5月份,同时,把课堂教学调整到暑假,还有些课程就由教师出一些重点、难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去,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讲解,再写成论文,等等。

“我们学校在定位时也是考虑到‘云南是冶金王国’这个地方特色,才确立了‘立足冶金、服务云南、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对于徐建平的观点,夏昌祥非常认同。他介绍说,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设定了“大冶金”的概念,在全校63个专业中,不仅设有冶金技术专业,还设有与之相关的环保、物流等冶金企业所需的经济、管理、营销等各大类的各个专业,着力培养冶金矿业这个当地支柱产业急需的人才。此外,他们还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开发东盟国家,现在已经和十几个东盟国家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办学。

“所以,我们与企业合作起来非常容易,有上万名来自云南有色冶金企业的中层干部来我校学习,之后我们再把那些当老总的校友的企业拉进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作为有着15年企业领导经验的夏昌祥,在如何具体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上,看法更为直接,“要把高职院校当作企业来经营。”

在夏昌祥这种校企合作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自然不成问题。据统计,连续10年,云南有色冶金的主要领导都是昆明冶专毕业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云南超过百亿元的大冶金集团,如云铜集团、云锡集团等,其中至少有两三个副总以上的领导和大量的中层干部都是从该校毕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钢集团下属的大洪山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其董事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等全都是昆明冶专的毕业生。

“这说明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是哪个专业毕业的,都是比较适合企业发展和需要的。”夏昌祥自豪地说。

合作中的“隙”,问题出在哪儿

学校和企业直接对接开展校企合作,固然是很好的模式,但是很多行业本身没有上规模,受成本制约,其技术和人员都难以直接渗透到学校,而学校也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所以,这就意味着校企合作对接的中间需要建立一个平台。

“说起校企合作的模式,计算机类专业颇具代表性,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专业方向与岗位需求定位不好把握的专业,所以各类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与IT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之间往往有明显差距,而我们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也经常会看到学校和企业‘两头急’现象:高职计算机系急的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好就业;而大量IT企业急的是,面对一大批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真正具备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的IT人才却寥寥无几。于是,很多IT公司,特别是服务外包企业为了顺应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强烈需求,只好斥巨资自己开办培训部。”北京CBD教育集团总经理周海涛说。

“这个‘两头不衔接,双方都着急’的例子,就是校企合作中对接错位的一个缩影。”座谈会上,周海涛进一步分析道,校企合作既然牵扯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那么在对接的某些环节中就难免会产生“缝隙”,甚至会出现双方对接不上的情况。而这个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重视。

“目前我们感到最难的,就是很难跟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许多企业虽然愿意与学校合作,比如,在兼职教师、课程体系的改革、具体课程开发等方面,企业都愿意根据自己目前的工艺、管理、前沿的需要,给学校提建议、提想法,但是要企业深入地跟学校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它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了。学校这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传统的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这么多年,有了自己的育人规律,再加上目前学校专业多、合作企业多、企业个性化要求多,要想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做一个大的改革,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还加大了工作量,学校也有点力不从心。”对此,徐建平深有感触。

徐建平认为,由于学校对各个专业的要求不是一把尺子,各个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去跟相应的企业合作,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教学计划。但是,学校现在还没有这个整体计划,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感觉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解决校企对接中出现的问题。

“的确,我国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数量同样众多,企业与院校一对一的合作模式显然难以大面积复制。我们跟学校接触的时候就发现,在校企合作的对接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其实是有困难的,比如,学校不接近行业或者校长本身就离产业特别远。就拿IT业来讲,像计算机这种对产业环境依赖相对较强的专业,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院校周边的IT产业环境。而现实是除了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高职院校以外,更多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并不接近包括新技术、项目经理、新案例及实训环境在内的行业资源,因此要与企业开展直接的校企合作相当困难。”周海涛说。

“现在IT业的发展跟冶金其实很像,都分得很细,像软件里边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外包以及管理与销售等岗位。这就使校企合作具备了条件,每一个领域里各个岗位的需求,就是校企合作的专业方向。但问题在于学校还没有跟上企业的进步,比如,学校的教师虽然对企业的变化、方向等都有一定了解,但是计算机行业发展得很快,他不可能全部掌握。”夏昌祥也觉得,有必要在校企对接的中间环节架起一座“桥梁”。

如何填补校企对接中的“缝隙”

既然校企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缝隙”,那么通过何种手段来填补这个“缝隙”便成了很多职业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徐建平、夏昌祥、周海涛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平台的设想。那么,这种设想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谁来做?又怎么做?请听他们的声音。

“目前,我们学校设有一个校企联合办公室主任,主要解决校企对接中的问题。但是效果如之前所说,不太理想。能不能按照市场化运作,并且由政府补贴来做这个事情?”徐建平认为,这个平台如果由行业做、政府做,企业和学校都会很认可。所以,哪怕做的不是很深,只要是学校做到什么程度,政府就给予什么样的补贴,效果就会理想很多。

“事实上国家已经有类似的试点,像商务部在2006年实施的扶持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培养的‘千百十工程’,就是享受该项政策的软件企业每招聘一名经过培训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商务部将给予这家企业和相应的培训机构5000元的补贴。其实这就是从国家层面来支持这种平台,它很好地推动了服务外包产业与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校企合作。但是,这类项目的受益面毕竟太小。所以,我们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模式,力争让校企合作模式的受益面更广。”周海涛介绍说,他们现在就在探索做一个校企合作的中间平台,把一批企业的需求和一批高职院校对接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学校和企业。

谈到探索这种模式的初衷,周海涛说:“我们之前是专门从事‘大学后’教育的培训机构,主要针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开展就业培训。这类培训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末做起,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面向大专和高职生的第六学期、本科生的第八学期,针对学生从基础到企业招聘需求之间的这一段差距开展培训。但是,后来我们意识到,如果仅仅针对企业眼前直接的招聘需要,以及高校当年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做这种短期应急式的培训固然能解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暂时的招聘需求。但是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培训的受益面相对非常窄,更多不能参加培训的学生仍然学非所用,缺乏就业竞争力。第二,培训的时间比较短,参加培训的学生还是难以提升系统的专业技能,工作潜力受局限,而且参加培训的成本太高。第三,这种游离于高校教学体系之外的培训模式对于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发挥不了作用,高校IT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脱离行业需求。所以,我们就探索出了这种被称之为‘全过程参与、以教育部新课改为依托的特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并最终推出‘全国院校专业改革推广工程’,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服务于院校专业改革。”

周海涛说,他们具体的做法就是在调研和分析IT产业各类有同质化岗位需求的知名IT企业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系统、科学、权威、实用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之后再与近百所院校开展合作,在合作院校招收新生之前,他们就已经与院校共同将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定制并融合到学校类似的专业体系中。这样校企双方的课程体系在完全对接时,就不仅仅是两个课程体系的简单相加,而是让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项目实训和就业见习等环节浑然一体,完全融合为一个成熟的大学专业体系。特别是由他们的“双师型”教师直接讲授的核心课,以及到最后一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关村软件园实训基地、全国其他软件园实训基地或IT产业实训基地进行项目实训和体验的环节,让所有合作院校的学生直接学习到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大大提升了就业竞争力。由于整个课程体系是每年更新、完全针对行业需求开发的,并且整个教学及管理团队都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所以能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其合作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都非常好。

“我觉得周海涛他们探索的这种模式是不是也能借鉴到别的专业,因为在所有专业里面,IT专业是技能要求最高、动手要求最高的一个专业,这种专业都可以通过校企参与,别的专业更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模式。比如,汽车行业,能不能尽可能地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特别是同质化比较多的岗位联系起来,做成一套体系?”夏昌祥认为,关于校企对接平台的建设,行业可以做、中介可以做、政府更可以做。但是目前各方都没有一个成熟的做法,所以周海涛和一些高职院校的探索及尝试,或许可以给我们各方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2009年4月4日《中国教育报》)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



产学研市一体唤醒就业意识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

 


温州市技能人才市场和温州市人才市场是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浙江省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温州市人事局联合创办的。两个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与一所高职学院共办人才市场,而且将市场就办在学校,这在全国还不多见。

服务搭台,产学研市唱戏

温州是我国轻工业极为发达的地区,产业集群化和劳动力集群化是温州人力资源最具代表的因素。据统计,2008年温州外来民工已经超过300万人,作为原籍人口不足800万的地级市,外来人口比例确实很高。为了应对社会流动巨大的人力市场,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做好服务,建立规范的人力市场势在必行。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地方办学、以工科为主的高职学院。在立足地方办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机电、信息、轻工等专业,始终与温州发达的相关支柱行业密切联系。

对于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创办两个人才市场,学院解释为是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智能型、研发型的技术人才,在技术层面上,不仅掌握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内的高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技术业务,而且还具有根据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能进行一定的研究开发的能力。可见,高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师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技术新、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常态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分派学生到生产实训基地学习和锻炼,但这主要是靠学校主动联系达成,而很多企业的配合热情并不高,开展生产实训教学难度很大。办了人才市场改变最大的就是企业要招人,就会主动走进人才市场,也是“变相”地走进学校。

企业走进来了,许多推动高职办学的珍贵信息也随之源源不断地带进学校。学院第一时间得到企业招聘人才的信息,学院的就业部门就会尽快地将学生介绍给企业,提高了招与聘双方工作的有效性。企业通过与学校的接触,也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信赖,企业碰到技术难题就会跑到学校寻求智力和技术的支持;学校也从推荐学生就业,到联系学生去该企业实训实践、分派教师下厂进行生产性挂职锻炼或开展专题研究,一切都有了可能。

同时,人才市场是高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的风向标。以市场研究市场,从现行人才流向预测未来人才需求,依此及时调整专业、调整课程及教学内容,学校争取到了主动。

此外,职业教育环境的营造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学生中把读高职当成考本科台阶的人不少,成才观念和价值取向对高职有偏见。还有不少的学生虽然在读高职,但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意识很淡薄。两个人才市场办到学校门口,学生从进学校开始,对各类人才招聘会耳濡目染,对唤醒、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教育意义深远。

学生体验就业的第二课堂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办的温州技能人才市场,创办于20001月,据统计,自20051月至200812月,共举行招聘会186期,进场应聘达92万余人次,推出岗位数20万个,推荐19万余人,成功率57.47%,其间进场企业有8759家。与温州市人事局共办的温州人才市场建成于20069月,两年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100多场,1.7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5万个就业岗位,吸引了30多万求职者进场应聘,达成就业意向20万余人次。社会和企业普遍对两个人才市场的服务品质、诚信度和成功率给予较高评价,被称之为最信得过的“人才红娘”。

依托两个人才市场,学院充分利用和优化社会教育资源,在浙江省率先建立并完善了就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两个人才市场,也成为学生体验就业的第二课堂,学生称之为就业“淘金”的宝地。据抽样调查,学生每学期自发进人才市场体验就业,大一学生人均约12次、大二学生人均约23次、大三学生人均约27次,就业教育基地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就业学习基地”和“就业体验基地”。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于90%,学生就业质量高,这与学院良好的就业教育分不开。

据两个人才市场提供的信息,两个“就业体验”基地实际上已经成为温州7所高校、1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共享的基地。每当双休日市场开放,各高校学生进场比例较高,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真正为了谋求职业,而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就业、身临其境地学习就业。可见,两个就业教育基地的建立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

主动服务成就多方共赢

两个人才市场从创办到实际运行的效果表明,企业需要人才,在选人、聘人、用人的过程中也就会关注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职业教育“一头热一头冷”(即指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假象,因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正是企业梦寐以求的。现实中造成对待职业教育冷热分化的现象,很多是机制原因造成的。

高职院校是地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办活职业教育,培养地方适用、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只有将根基深扎在地方企业的“土壤”中,并在发展规划中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利用学校的人力、智力和技术优势主动服务企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将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度和支持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极为紧缺的教育资源中划出场地,配置人员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办人才市场,这种自觉服务的意识和行为,引发各类人才、数以万计的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企业管理者由市场引线进了学校,免不了要品人才、评教育,这就是难得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发展,有的主动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实践,有的主动联系学院商谈送技术骨干参加技术培训,有的订单培养接收大学生就业,等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油然而生。

两个人才市场的建设,除了充分体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外,由于就业市场是学校与社会、与企业直接联系的“窗口”,人才市场行业的调整和人才需求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学院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第一课堂”(学习就业)在指导学生进入“第二课堂”(体验就业)的同时,就可根据人才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处理教学内容,而“第二课堂”则是对“第一课堂”的检测与强化,在教学功能上获得了优势互补。可见,地方高校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其实也是其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9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参考

 

准确把握示范性院校建设对教师的要求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叶 鹏

 


要推动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实施,切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是关键。相对于 1000多所高职院校而言,肩负着示范建设任务的高职院校,尽管师资队伍整体质量较好、起点较高,但如囿于现状,也是不可能完成示范建设任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核心内容,打造一支符合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求,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就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举办这样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现有的师资队伍显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这主要是由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结构造成的。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或硕士以上层次);从企事业单位调入;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多数在编教师为第一种来源,他们接受的是学科体系的教育,所学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由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实际专业领域非常陌生,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较多,在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时往往难以做到得心应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要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途径有6种。

取得与本专业对应的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职称(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例如,通过学习和考试,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取得“经济师”技术职称,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法律专业的教师可以取得“律师”资格证书,等等。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教师虽然取得了此类证书,却没有从事相应的实际工作,如取得“导游”资格者实际上没有导游工作经历,取得“律师”资格者并没有真正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践技能还是有欠缺的。对于这样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支持,让他们有实践的机会。

到企业“工作”。学校可结合专业需要与区域内有产学合作关系的企业联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使教师充分熟悉本专业实际工作。这种方式好比是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通过“实习”,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从效果看,最佳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就是教师到企业“工作”的方式,可以说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双师”培养模式。

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安排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师资培训基地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也不失为培养“双师素质”的一个途径。但由于这种培训多为短期培训,如果培训基地不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加强培训教学的实践环节,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参与产学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高职院校具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要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需要教师具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以及将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的能力。教师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行业实践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升。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和学校带来了直接效益。这样的方式,当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参与校内的实践教学设施建设。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必须注重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教师主持建设此类项目,需要非常熟悉本行业,才能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控项目建设质量。有理由相信,能够主持此类项目建设的教师,一定也有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可以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学校如确有需要,也可让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成为学校正式的在编教师,但是大部分人应该是以兼职教师的方式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根据实践经验,通过顶岗实习找到并聚集大量的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形成一个数量较大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应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2000多名,聘请了顶岗企业指导教师1474名。我们有理由预期一支相对稳定的、乐意投入学校教学工作的企业兼职骨干教师队伍将从这个资源库中产生出来。当然,校方不应饥不择食,应动态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兼职教师,而且对留下来的还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二、高职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在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示范建设专业面临着解构旧的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重构新的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一艰巨任务。这一任务主要承担者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如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经验),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技术,在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教材的开发。

课程只是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还得靠教学改革。如果教学仍旧沿用老一套的方法,那么设计再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白费力气。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院为了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全院动员,历时一年半,开展了一项大型教改项目——“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项目的实施从整体上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促进了教学观念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改革水平。另外,学院还在设于学院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项目启动两个月来,就举办了4期培训班,共计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参加了培训,大大提高了高职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三、高职教师应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不是个别现象。观察课堂,教师是“要学生学”,而许多学生是“不要学”,或者“不善于学”,以至于“学得不好”。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师没有深入分析、了解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注重知识讲解,忽视能力训练)。在示范性高职的建设过程中,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目前在职业教育界较有影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源自德国职业教育)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它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学习情景(环境)的设计,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德国典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课文法、互动小组作业、演练示意图、专家访谈、案例分析、教学游戏、项目作业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活动。应按照实现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只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变换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确保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多年来,学院探索实践了多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学院规划下一步对教师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培训活动本身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3期

 

磨砺学生,让高职学生成长为学院的金色名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史习明

 


高职生源的多样性和弱质性,以及学生文化知识的薄弱、思想道德的参差、心理特点的自卑,均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特殊的要求。但同时,高职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弱势的生存状态,关键是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走向成功的愿望。

1999年建校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这与学院始终坚持先进的育人理念,能针对高职学生的生源特征和思想、心理特点,积极探索与实践成功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紧密相关。

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而了解高职学生的生源特征和思想、心理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阳光”、“成功”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生源的多元性。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等。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必然使他们带着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文化痕迹、不同的思想观念,也必然带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生源基础素质欠缺。高职学生作为高考录取的末批学生和单考单招生源,其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无论从掌握知识的量上,还是从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上,与其他大学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高职学生的自觉学习态度、基础文明礼仪、公共道德意识、纪律秩序观念、行为习惯养成等相对欠缺,其思想素质有待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的欠缺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成功体验非常少,普遍心理失衡,缺乏成功的激励,对自己的前途颇感茫然,学习动力不足。对高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课题。

高职学生的可塑性。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他们兴趣爱好广泛。高职院校丰富的社团组织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自尊,也触发了他们追求成功的愿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更多领域,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倡导成功理念,探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提倡成功教育,旨在用成功学的理论做青年学生的励志工作,修正和完善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成功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主体、塑造独立人格为前提的教育。宁职院提出“学生是学院的名片”、“没有学生参与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的学生观。学院用多元智能的理论和成功学的观点,重新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和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精神成人和生存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要求全体教职工以积极的心态,精心打造学院的金色名片,一切以学生为荣,以学生为傲,培育阳光校园。

成功教育是一种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道德境界为导向的教育。宁职院提出“道德是安身立命之本”、“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观。学院通过道德修养课程、感恩主题活动、传统经典诵读、日常规范养成等成功教育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并在追求道德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幸福与满足,得到充分与自由的发展,得到只有人才有的最高精神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完善德行,提升境界。

成功教育是一种以挖掘学生潜能、张扬个性特长为重点的教育。宁职院提出“班级有项目,学生有特长”的质量观和“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学院切实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坚信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通过班级创新项目的申报、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的创建及各类创新素质拓展活动等成功教育项目的开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包括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及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具备成功特质的高质量人才。

成功教育是一种以构建学生家园、提升生命价值为核心的教育。宁职院提出“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的为人处世观。学院以成功学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让学生懂得人活着除了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追求一种生活境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内涵和成功素质的“社会人”,切实体现对学生终极命运的关怀精神。

纳入必修课程,激发学生激情、潜能和创造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示范院校建设,全方位实施成功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师生的成功意识,努力实现“学院有品牌、分院有特色、班级有项目、学生有特长”的成功教育目标,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前,成功大学、名片工程、思源基金、班级项目建设、户外拓展阳光心理、读书诵读活动等已成为学院成功教育的典型实践模式。

实践模式之一:成功大学。宁职院借鉴拿破仑·希尔、卡耐基等成功学大师的理论提出成功大学的教育理念,创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并以此为基地,模拟欧美成功学培训模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成功素质的训练。通过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具有务实具体的目标、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阳光的心态、刻苦勤奋的品质、激情执著的行动、主动有效的沟通、良好持久的人脉、和谐幸福的生活;通过训练,以成功信念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提升学生,为高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实践模式之二:名片工程。宁职院明确提出“学生的示范才是真正的示范”,要求全院牢固树立“学生是学院的名片”的理念。通过“宁职院有约”校友访谈活动,建立“宁职院校友网”、“宁职院校友工作站”,汇编《学生是学院名片》系列丛书,寻访近万名毕业生校友普查活动等五大主题项目的开展,挖掘毕业生工作及创业优秀事迹,推出一批受用人单位欢迎、工作成绩突出的毕业生典型,激励在校学生积极进取,激发各专业培养出更多职业素养好、创新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

实践模式之三:思源基金。宁职院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口号,倡议成立思源基金、构建绿色思政。基金主要来自于产学研合作企业、企业家的捐赠,宁职院师生的捐款和受惠学生的爱心传递。思源基金既是一项助学帮困的工作,更是一门德育精品课程,它坚持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实施助学帮困和培养自强自立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相结合,是学院成功教育的又一新尝试。

实践模式之四:班集体特色项目建设。为鼓励各班级根据专业特色,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积极创建班级特色,推进班集体建设,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明确生涯目标,2007年开始,宁职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班集体特色项目申报、建设工作,先后有25个班级项目获立项资助。这些项目都是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有利于锻炼学生技能特长、培育团队合作意识的优秀项目,学生的能力因此得到了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积极熔炼,追求成功的心态得到了激发,班集体凝聚力明显增强。

实践模式之五:户外拓展、阳光心理。宁职院户外拓展训练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通过创意独特的户外体验式项目,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与活力,增强团队创造力和凝聚力。户外拓展活动激发学生个人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我形象;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与承受力,克服心理惰性,锻炼战胜困难的毅力与恒心;增强情感沟通和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心态更加阳光;塑造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使自身更好地融入团队之中。

实践模式之六:读书活动、经典诵读。2006年起,宁职院推出以“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善思索、能表达、有成果”为主题的“感悟经典读书与思辨”活动。该活动的宗旨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倡导人文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正如学生感言:因为读书,唯有读书,才能够极大地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和文化胸襟,才能够在继承旧知的基础上开创新知,这也是被人类文化史上无数人所反复证明了的一个文化公式。

如今,成功教育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对过去充满感恩,对现在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成功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们入学时的不自信乃至自卑的心理得到了彻底改变,自尊和信心被唤醒了,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激发。

2009年4月20日《中国教育报》


 

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访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

  北京教育高教版特约记者  刘晓哲

 


记者:2007年贵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的100所高职院校之一,请您谈谈步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对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建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在我国办学时间还不长,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在迅速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还要承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任。因此,迫切需要有一批优秀的高职院校走在前头,积极进行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把高职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制度,在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构建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其宗旨就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世界品牌,引领全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院有50多年的职业教育历史,14年的高职办学经验。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进步、以人才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工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产学合作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步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使我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办学政策上得到更大支持;二是在办学制度保障上更加有力;三是项目经费的投入加大,使学院内涵建设得到迅速提升;四是在品牌效应上得到极大扩展,在招生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更好保证;五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赢得更多信誉支撑,推动校企合作得以深入开展;六是全院上下对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更加清晰,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更加明确,教职员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同时,我院也面临着能否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一社会责任的考验。

记者: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请您谈一谈贵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路与举措。

陈建民:我院着力建设三级重点专业:国家级精品或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精品专业和院级精品专业。我们以国家级重点专业为龙头,以北京市级重点专业为支撑,以院级重点专业为基础,整体带动全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加强专业建设,特别是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亮点,形成品牌专业,强化重点专业对专业群建设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培育成强势专业群。通过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全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和通信技术等5个专业及其专业群的投入,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亮点”,推动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实现了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推进。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打造了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建成了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基地;构建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没有精品课程就没有精品专业。课程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学院教学工作形成特色的关键所在,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都要在课程建设中去体现。我院将精品课程开发纳入科研管理项目,设立专门的开发经费,重点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对参与研究开发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与企业合作,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建立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要求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3个层次的能力体系。学院与首钢集团、北京京门电气有限公司、北汽福田、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兴通信、京煤集团等企业合作,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建设优质课程和核心课程。我院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有: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按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生产实际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记者:请您结合贵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特点,介绍一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与效果。

陈建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使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行业的要求,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以学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和示范性的关键。示范性院校建设就是要积极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根据示范性建设的总体要求,我院确定了在办学模式上,推行校企合作;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工学结合;将专业建设作为示范性建设的载体与核心的方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企业、政府3个层面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

我院以校办企业、校内共建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为依托,针对各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特色,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宽学院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拓宽和完善“校内产学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程实践不断线”、“学岗直通”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注重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的延伸,在学校管理的同时聘请企业车间主任、班组长担任兼职辅导员,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管理规则和实习考评标准,把培养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我院的生产性校办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这种天然的优势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院以校办企业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形成了“校内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首钢集团、京煤集团、神华集团、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实施长、中、短期“订单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提供实训设施、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了学生和职业的无缝对接。与中国建筑总公司、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实施“工程实践不断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为学生确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指导人”,实现工程项目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长期以来,我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这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标志之一。学院不仅重视安排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而且还聘请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渐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利用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通过“学历提升、企业引进、在职培训、培育兼职”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制定了鼓励教师提升学历的政策,把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纳入科研项目管理,对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全额报销学费并提供1.5万元到3万元的学位论文经费。从2004年到2007年,共有80位教师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资助,其中已有5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60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学院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狠抓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目标,选拔专业带头人,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院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目前学院专职教师中,85%以上具有企业半年以上工作经历,具备良好的双师素质。对新教师、企业调入人员和兼职教师,学院以较大投入开展全方位的师资培训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教师队伍。

记者:您在职业院校工作了几十年,您觉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新形势下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陈建民:从根本上说,任何层次和类型的教育都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兴起也是这样。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不能离开我国的国情。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教育发展,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作出重大的贡献。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都无法满足这种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前景是无限光明和十分美好的。

但是,从1985年开始通过职业大学办高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还不到25年的时间,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相对于高职教育历史悠久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还比较年轻。相对于西方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还是要解决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做好、做强、做精,作出特色,形成示范就不容易了,需要做大量具体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智慧和汗水。从学校层面来说,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是学校建设中的重点和永恒课题。通过一系列的投入、建设与改革,示范性院校必须找准并牢牢把握自身的特点,这样才能保持优势,处于领先的地位,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需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需要有与其发展和特点相适应的政策和保障。高职教育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需要社会更多的认可和理解,当然,更需要一代一代的高职人坚定信念,忘我奉献。我相信,有了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有了社会的需要与认可,有了全体北工职院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必将放开手脚,结合自身优势,走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道路,在推进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打造具有鲜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高品质的高职教育品牌。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1期)

 

 

图书馆主要电子信息资源简介(十八)

传奇视频点播库和万方视频

 

传奇视频点播库:目前设有“学习中心”、“休闲娱乐”、“科教文化”、“专业视频”、“本校特色”等栏目,包含各类视频资源近8000个文件,大小近2TB。使用方法:无需登录。观看视频前请先下载安装其专用播放器vodplayer.exe。

校园网访问地址:http://10.0.96.8/

万方视频:包含现代工业、科技兴农和经济管理三大类4439部视频。使用方法:进入后直接点登录。

校园网访问地址:http://10.0.96.7:8080/wfvideo/

 

 

 

 

 

 

 

 

 

 

 

 

 

 


主办: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编辑: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信息系统部

 


图书馆网址:http://lib.bvca.edu.cn

电话:(010)80358899-654     Email:qq332007@hotmail.com